1. 龍抄手
龍抄手皮薄餡嫩,爽滑鮮香,湯底濃郁。龍抄手的得名是當初三個伙計在“濃花茶園”商議開抄手店,取“濃”的諧音“龍”為名,也寓有“龍騰虎躍”、生意興“隆”之意。抄手皮用的是特級麵粉加少許配料,細搓慢揉,擀製成“薄如紙、細如稠”的的半透明狀。肉餡用秘製配方,細滑爽口。湯底用雞、鴨和豬肉細火慢燉而成,迄今已有70餘年的歷史,是名副其實的“中華老字號”。
推薦店鋪:龍抄手總店●地址:成都市錦江區城守街61號(近中山廣場)●電話:028-86676345●交通:乘104、43、47、48、55、62路等車至春熙路南口站下車步行可達●人均消費:約25人民幣●開放時間:10:00-22:10
2. 豆花
小譚豆花是一家代表著“成都味道”的老店,承載著老少幾代人對於歷史變遷中對於成都味道的記憶。這裡的豆花用料很足,滑嫩細軟,嫩得入口即化。冰醉豆花尤其出彩,豆花清涼爽滑,沁著絲絲的甜蜜,是夏天消暑的佳品。酸辣豆花也值得一試,用醬油、醋、辣椒面等調成味汁,放入事先熬燙的豆花,撒上芽菜末、油酥黃豆、大頭菜末和蔥花即成。酸辣豆花口味酸辣咸鮮,豆花細嫩,配料酥香,味濃滾燙,別有風味。
推薦店鋪:小譚豆花●地址:成都市青羊區西大街86附13號●電話:028-86252753●交通:乘4、7、37、56a、109、340路等公交至西月城街站下車步行約180米可達●人均消費:人均約15人民幣●開放時間:8:00-20:30
3. 擔擔面
擔擔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之一,因最早小販挑著擔子沿街售賣而得名。現擀制的麵條煮熟,舀上炒製的肉末、芽菜、花生碎等十多種配料乾拌而成。麵條細薄,配料濃香微麻辣,十分濃郁入味。擔擔面備受四川人喜愛,經常用作筵席主食。
4. 鐘水餃
鐘水餃與中國北方水餃的區別是全都用豬肉餡,不加其他配菜,上桌時淋上特製的紅油,有著微甜辛辣的獨特風味。鐘水餃皮薄餡大,有紅油水餃和清湯水餃。清湯水餃的湯底是熬製雞湯,很好吃。鐘水餃得名是老闆姓鐘,如今已是有多家分店的百年老字號。
5. 串串香
"串串香"就是用高湯,蔥,老薑,蒜,紅油和一些香料炒製後為鍋底的紅油火鍋。味道麻辣鮮香,口感細膩,軟滑,爽口。玉林串串香堪稱是成都最地道的美味之一,1995年,玉林串串香創始人肖德云女士將原成都街頭巷尾的手提“麻辣燙”引入座堂內,結合火鍋的特性,首創了“串串香”,從此“串串香”風靡成都。串串香一般先挑鍋底,再擇串串,油碟味道也不錯。最後以簽子數計價,長短簽子價格不同。
6. 三大砲
三大砲是著名的四川小吃,主要由糯米製成,,每份三坨,店家會將糯米糰拋向案板,案板上放有鋼碟,因擊打案板,三坨糍粑會如“彈丸”一樣,發出“當、當、當”的響聲,分為“鐵炮”,“火砲”,“槍砲”,故名總稱“三大砲”,然後三坨糍粑會被彈入對面裝滿芝麻粉、黃豆粉的竹簸中,最後再澆上紅糖濃汁。
7. 兔頭、兔丁
四川人吃兔肉就像武漢人吃鴨脖一樣正常,已經成了根植文化的一種飲食習慣。最有特色的兔頭肉質較嫩,味道鮮香,色澤紅潤,醬汁四溢。兔丁則肉多骨頭少,有乾拌、香炸等製作方法,都是佐酒佳餚,經典小吃。
8. 肥腸粉
正宗的肥腸粉選用的是上等紅薯粉,肥腸、豬骨等原料熬製的湯底,配以特色麻辣佐料,點綴梅干菜、炸黃豆等製成。肥腸鹵香濃郁,口感爽滑細膩,粉絲晶瑩剔透、湯底紅白分明,入口麻辣鮮香,絕對讓人難以忘懷。
推薦店面:(1)白家肥腸粉●地址:成都市錦江區青石橋北街成物大廈底35號(緊挨著泰華服裝市場)●電話: 028-86655716●交通:乘1、8、45、99、213、334路等公交車在大業路站下車步行約200米可達 人均消費:約9人民幣(2)梁記肥腸粉 ●地址:成都市青羊區長順上街16號3號院附1號(寬窄巷子附近)●電話: 028-65815281; 028-65676977●交通:乘5、13、43、47、58、64、78、81、163、905路等公交車在金河路站下車步行約70米可達●人均消費:約13人民幣●開放時間:7:30-20:00
9. 夫妻肺片
夫妻肺片在四川人人皆知。色澤紅亮,質地軟嫩,口味麻辣濃香。相傳在20世紀30年代,成都有一對擺小攤的夫婦,由於他們經營的涼拌肺片製作精細,風味獨特,深受人們喜愛。為區別一般肺片攤店,人們稱他們為“夫妻肺片”。設店經營後,逐步引入了牛肉、羊雜等新原料,成為成都一大不可不試的名小吃。
10. 賴湯圓
賴湯圓迄今已有百年曆史。老闆賴源鑫從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賣湯圓,他製作的湯圓煮時不爛皮、不露餡、不渾湯,吃時不粘筷、不粘牙、不膩口,滋潤香甜,爽滑軟糯。現在的賴湯圓,還有龍抄手、鐘水餃、涼麵等成都小吃出售。外地遊客若想一次性嘗試多種成都小吃,這兒是個不錯的選擇。